Search

[ 外國朋友帶我去吃難吃的蔥抓餅,卻莫名被療癒 ]

每次到北車附近,一定要去...

  • Share this:

[ 外國朋友帶我去吃難吃的蔥抓餅,卻莫名被療癒 ]

每次到北車附近,一定要去巷子裡一家手工蛋餅店,外帶一份到旁邊另一家戶外咖啡店吃。
很久沒來北車了,今早在附近辦完事後,又想起這兩家店,於是腳步自然而然往那裡走去,很幸運的兩家店都有開,而且沒什麼人。買了一份高麗菜蛋餅配小魚乾辣椒,在小咖啡店點了杯冰美式配著吃,高麗菜的爽脆、煎蛋餅的鹹香和小魚辣椒的辣爽一如以往美味,埋頭吃完後豪邁喝了幾口冰咖啡沖去嘴裡的油膩,簡簡單單卻非常過癮,將我一早奔波的疲累都撫平。沒想到我掃完蛋餅盒裡的殘餘物後,抬頭一看,發現坐我隔壁的一個陌生年輕女生,竟然也去同一個地方外帶了蛋餅,然後跑來這裡點了咖啡,她也看見我桌上的東西,我們兩個相視而笑,有種「妳也知道這好東西啊」的感覺。

後來發現,在熟悉的都市裡,好像每個人多少都有這種「自我療癒路線組合」。

這種療癒組合不限地點,不限價位,只要自己爽就好,而爽不爽這件事又因人而異,不過要是有個人願意和你分享他的「療癒組合」,對我來說,那就是一種交朋友的真心表現。
例如上禮拜,我和一個外國朋友 S 去海邊玩,結束後,我們和他剛下班的女友會合,幾個人考慮著要去哪裡吃晚餐。S 常來這個地方,這片海灘附近的區域沒有人摸得比他更熟,他興高采烈地說要帶我們去吃他最愛的一家蔥抓餅,在他的盛情邀約下,我們毫無異議跟著他走。一路上,他一臉興奮,說那個攤子的老闆要是看到他一定會很開心,老闆娘一定又要考他上次教的中文等等。S 帶著我們,來到一家超級 local 的店,一間小小的半開放式鐵皮屋,不僅賣蔥抓餅,還兼賣古早味豆花。
「我每次游完泳,都一定要來這裡吃一個蔬菜起司蔥抓餅,加一碗豆花。」S 非常驕傲地告訴我們,眼睛閃閃發光,好像在和我們分享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。
我們各自叫了蔥油餅,老實說,那蔥油餅真的沒他說的那麼好吃,但看著他一臉快樂幸福,真的無法潑他的冷水,而且他的愉悅的確也感染了我,讓手中那過鹹料少又不夠鬆軟的蔥油餅,突然變得比實際上好吃十倍。
吃完後,我們又一人點了一碗加了碎冰的豆花,老闆娘這時跑來我們這桌聊天,然後還真的考了 S 幾個中文成語。
這樣一套吃完,大家都又飽又滿足,要結帳的時候,S 跳了起來,很開心地說這次就讓他請吧,下次我們再請別的就好。
看一個外國人在台灣找到他的「療癒組合」,建立了他和這個地方的個人連結,突然也為他覺得很開心,甚至還有點欣慰。

以前在國外生活的時候,也是靠著建立這種療癒路線,才有真正在那裡落地生根的感覺。
在新加坡唸書的時候,有事沒事一定要去阿拉伯區一家叫 Kampong Glam 的街邊小吃店,點一盤雞肉咖哩配黃色麵餅沾著吃,吃完之後一定要再來一杯冰又甜的奶茶,邊喝邊讀幾頁的書,跑完整個流程後才能心滿意足地回家去。
說不上為什麼就是喜歡這麼無聊的事情,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在心理與生理上產生依賴感,但這樣的療癒路線,對我來說就有一種「家」的感覺,即便那與旁人無關,也不真的是個實體的庇護所。

而這樣的路線,在我的家鄉台北,當然就有更多了。

你有推薦什麼超讚的私人療癒路線嗎?

IG:abby_chao_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abby_chao_/?hl=en

#蔥抓餅 #療癒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